通訊的故事—超越半世紀的「家書」

一篇篇生命的見證,寫著一個教會的歷史。

如果你是信友堂的「家人」,每個月定時會收到一份「家書」—信友通訊,即便你出國離開家了,想繼續收到母堂的消息,這份家書也永遠不遲到,成為你和信友堂不間斷的聯繫。

作者:蔡培玲

草創

信友通訊創刊於1965 年8月,以月報的形式出刊,雖只有4個版頁,但精心安排了內容,以講台信息為主,並教會消息、團契通信和肢體交通等。每逢節慶大家會收到紅色印刷的通訊,增添不少年節氣氛。隨著內容逐漸多元化,活動報導、會友見證分享和教會事工報導這些內容的增加,讓通訊的分量漸增為1 2頁,同時也成為教會與會友之間了解教會、訊息傳遞的橋樑。讀著早期的通訊,多年前這些信友堂的事工與先輩的身影彷彿也一一映在眼前,裡面寫著信友堂的大小事,大到長執會的記錄,小到會友的升學近況,都在其中。

翻開早期的信友通訊會發現它還擔負一項特殊的任務,在資訊流通管道有限的時期,通訊也是公告、徵信的平台,定期刊登奉獻明細的工作一直到1999年通訊數位化後才停止。

1967年1月是目前保留最早的信友通訊

豐富

然而,要維持信友通訊出刊和內容品質實在不是容易的事,同工群在邀稿不易和編輯人手不足的困境下,也曾兩度停刊。第一次停刊是1971年8月,直到5年4個月後的1977年1月復刊,復刊後的信友通訊調整過後,放入了更多會友的見證及活動報導,形式上已是雜誌型的24頁刊物。1980年6月第二次停刊,這次只休息6個月,1981年1月再度復刊,此後便持續出刊到如今。我們看到神使用一群忠心的弟兄姊妹委身服事。

隨著信友堂聚會人數的增長,通訊內容也逐漸豐富,1984年起通訊也採用每年設計彩印的封面。在信友堂2.0建堂前,信友通訊已來到44頁,新堂落成後,通訊便維持55頁出刊。這也是信友通訊除了特刊外,內容最豐富的時期。

在網路開啟的資訊化時代,刊物的編輯也面臨改變的挑戰,1999年神帶領專業的生力軍加入編輯群,他們成為通訊數位化最重要的推手。數位排版的編輯作業,讓刊物在內容安排上有了更多可能,也為信友通訊畫下了歷史性的分界點。

1977年1月復刊信友通訊
1984年信友通訊彩印封面
1999年6月信友通訊開啟數位排版
2017年4月復活節特刊

豐富

然而,要維持信友通訊出刊和內容品質實在不是容易的事,同工群在邀稿不易和編輯人手不足的困境下,也曾兩度停刊。第一次停刊是1971年8月,直到5年4個月後的1977年1月復刊,復刊後的信友通訊調整過後,放入了更多會友的見證及活動報導,形式上已是雜誌型的24頁刊物。1980年6月第二次停刊,這次只休息6個月,1981年1月再度復刊,此後便持續出刊到如今。我們看到神使用一群忠心的弟兄姊妹委身服事。

隨著信友堂聚會人數的增長,通訊內容也逐漸豐富,1984年起通訊也採用每年設計彩印的封面。在信友堂2.0建堂前,信友通訊已來到44頁,新堂落成後,通訊便維持55頁出刊。這也是信友通訊除了特刊外,內容最豐富的時期。

在網路開啟的資訊化時代,刊物的編輯也面臨改變的挑戰,1999年神帶領專業的生力軍加入編輯群,他們成為通訊數位化最重要的推手。數位排版的編輯作業,讓刊物在內容安排上有了更多可能,也為信友通訊畫下了歷史性的分界點。

說到「特別的」信友通訊,資深讀者一定還記得,配合教會事工通訊也有特別的製作,像差傳手冊、復活節特刊、信友堂周年等特刊。尤其是聖誕特刊,2000年起連續9年,教會都為大家預備精美的聖誕禮物書,搭配著聖樂CD或禱告熊等小物,讓弟兄姊妹作為傳福音的禮物。這一本本精美的禮物書,需要長時間的預備與製作,每一本都是背後好多位專業的弟兄姊妹們奉獻心力合力完成的,是神特別的恩典,感謝主!

回首數算,在訊息流通有限的年代,信友通訊每月定期寄送會友教會的訊息,現在看來更覺寶貴,這是一份被祝福的文字事工,就像是神給信友堂特別的禮物。閱讀著這一代代人留下的文字,記錄了在這裡聚會的人事物,承載著一篇篇生命的見證,寫著一個教會的歷史,更見證神的恩典不曾改變。

超越半世紀的書寫,「家書」再出發,請家人們一起繼續寫家書、讀家書。

Post Tags :

分享 :

上一篇
感謝有你,信友通訊
下一篇
時空的旅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