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會有可取、吸引人之處,也有正面的意義,但給人的困擾也不小。
即使換教會使心情稍有轉換,但曾經觸動你的議題仍在思維中旋繞。
作者:陳世冠
基督徒的觀感
● 領袖缺失
關於教會領袖的指控時有所聞:道德缺失、勾心鬥角、爭風吃醋、仗勢欺人、倚老賣老、以權謀利等。
● 肢體嫌隙
從個性不合到一言不合,團契裡的嫌隙多得不可勝數。在強調愛心、包容之下,弟兄姊妹遇到問題不敢講、不敢勸,久而久之,愛心培養出怪咖,包容成了包庇,最後連自己也承受不住。
● 事工衝突
基督徒參與教會服事,或許因理念不同而生嫌隙;教會各部門、事工之間,可能因分工清楚而無法合作,或是標榜合作卻被利用為不承擔責任而產生衝突。
● 組織世俗
世上組織的各種黑暗面:散漫、世俗化、不近人情等,在教會裡可能也看得到,甚至更糟。
● 目標失焦
教會因不同的文化和教會觀而有不同的使命,可能過於向外擴展或太注重內部事務而失焦。
哥林多的難題
聖經裡關於教會的「壞話」也不少,哥林多前書是典型探討教會各種困難、疑惑的一卷書,這些問題令人傷心失望。
● 領袖(第一~四章)
「粉絲文化」不是現代產物,「我是保羅的粉,我是彼得的粉」,不同的領袖魅力都有跟隨者。這種試探從未消失,即使屬靈健康的教會也無法避免。
● 道德(第五章)
道德議題不僅關乎事件本身,更涉及教會紀律、和諧,以及如何兼顧愛心、真理來善後,稍一不慎容易引發分歧或混亂。
● 爭競(第六章)
因生意往來、生活問題鬧意見,可能因教會強調愛心而不處理,於是在教會之外爭權益。
● 婚姻(第七章)
當時的婚姻不僅是獨身與否,也涉及身分問題,今日教會同樣面臨婚姻價值、家庭地位的嚴峻挑戰。
● 民俗(第八~十章)
當時祭偶像之物司空見慣,教會雖然不應從民俗,卻因見解不同而分歧。
● 潮流(第十一章)
婦女蒙頭是當時的女權運動,教會姊妹們因誤解、錯用基督救恩的自由,造成觀感上的難處和混亂。
● 聚會(第十二~十四章)
對崇拜的體會、型態、程序有不同意見,或因喜歡而來,因不喜歡而離去。
● 教義(第十五章)
不僅對復活的認知有歧義,又因錯誤的教導,導致應用上的偏差。
學者們的見解
● 個人主義
許多文化象徵傳達「達到成功是個人修為」,使「獨立自主」超越「相互依賴」而成為偏見,例如華人文化強調親力親為、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等。從救恩神學來看,罪的最深層就是自私、個人主義,這是教會產生分歧、肢體關係破裂的一大原因。
個人主義又引申出顧客至上的消費主義,這種牢籠人心、控制行為的自我式擇群觀,在現今教會中非常普遍。基督徒自以為的「委身」,在所謂「聖靈感動」下擇己所愛、考量個人利益的心態比比皆是。
● 私有形式
人們認為教會只和個人、家庭有關,與職場、公共事務無關,信仰失去整全性。
● 官僚文化
城市中的教會往往和官僚體系脫不了關係—凡事依組織層級運作,人是整部機器中的小螺絲,只要在該有的位置上就好,人的生命、尊嚴、可塑性和人際關係都被化約了。
在教會歷史中,當教會過於制度化、官僚化時,就會出現「太建制、沒有靈活性、要追求聖靈」的聲音,於是靈恩運動相應而起。當靈恩運動逐漸發展擴大,又成為另一種官僚。
● 信行不一
宣講與實踐的鴻溝,形成信徒們的困擾與張力。尼西亞信經中「我信獨一、神聖、大公、使徒的教會」的宣告受到考驗:是獨一,還是五花八門的派系?是聖潔,還是罪人的集中營?是大公,還是利己、山寨主義的偽善?是使徒,還是屈就於實用主義下的低迷歷史感?
年輕人的心聲
美國學術機構Barna Group一項橫跨5年、8個國家參與的研究結果顯示,15歲以上的年輕人離開教會的比例是59%,他們感覺教會令人窒息:
● 限制過多
教會不瞭解他們,忽視現今世代的轉變,把他們平日所做、教會外之事「妖魔化」。
● 對基督信仰經歷不多
教會很無聊(1/3);這信仰跟我無關,也不是我的興趣(1/4);不清楚聖經在講什麼(23%);從來沒有在教會中經歷過上帝(1/5)
● 認為基督教和科學互相牴觸
基督徒認為自己知道一切的答案,太過自信(35%);信仰與現實或科學脫節(1/3);基督教是反科學(1/4)
● 對性的議題太過簡化,充滿批判
在教會中被人指指點點(17%);教會教導的性、生育議題早已過時(40%)
● 不喜歡基督教的排外性
教會害怕其他宗教信仰,且強迫人們在信仰與朋友之間做選擇(29%);教會像一個只歡迎「業內人士」的俱樂部(22%)
● 對懷疑信仰的人不友善
教會對於解決情緒上的問題,如憂鬱、被排擠、人際關係,均無幫助(1/6)
懷疑信仰的人,不一定是未信主的年輕人,很可能是在教會長大的孩子。年輕人喜歡問問題,但教會對他們並不友善。他們遇到求學、戀愛交友、工作問題,也不一定能在教會得到幫助,有時來教會反而成了壓力。
遠眺美好,近觀失望?
「僅供遠眺,不能近觀;初戀甜蜜,日久必傷」,可能正是你的教會經驗,如果對教會感到失望,那麼你期待什麼?你的期待公平嗎?或許有人不以為然:「教會既是神的家,就不怕期待,哪有公不公平?」真是這樣嗎?
如果有兩個人在抽菸,其中一位捧著聖經,或許有人會對手捧聖經的人發議論,怎麼會這樣?因為那本聖經讓標準不一樣了。人們認為基督徒應該有較高的道德標準,這就是期待。對教會的失望、指責,都來自於我們實際的經驗和感受,如何能對教會不失望?對教會是否期待錯誤或過頭了?
何為「教會」?
「教會」,是跟隨神、不斷前進的一群人
「曠野的會」充滿活力,是一群不斷前進的人齊心邁向榮耀的目的地—他們驚心動魄離開埃及,到西乃山朝見主;他們蒙召跟隨祂,經過曠野,進入應許之地。這種著重教會「目標」、「前進式」的觀念,在新約裡回聲雄渾。
學者紐比真(Lesslie Newbigin)說:「教會是一群追隨神的人不斷前進著—奔向地極,懇求世人與神和好;奔向時間之終,迎見那位使萬物合一的主。」教會因著神而動,因著神而有方向,因著神而存在,在各樣事上有別於世界,又在各樣事上脫離不了世界,這是教會的弔詭之處。
基督徒在信仰建構上需要平衡,不走極端,如果非此即彼地理解聖經,實踐上必定有落差。因為福音的核心是耶穌基督,祂道成肉身來到世上,祂既有道又有肉身,祂既是道又在人間,我們永遠無法測透這其中的共融性,只能一生不斷靠向基督來瞭解、經歷救恩,並信靠祂。
神的家不害怕期待,但我們需要檢視自己對教會的期待是否恰當,並認真思想「上帝對教會、對我的心意是什麼」來學習過教會生活。即使反思之後仍會質疑「何必上教會」,但心態將不再消極。
(2019年成人主日學「何必上教會?—教會論與教會生活」,劉怡萍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