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我與信友堂的故事】從客人到家人

當客人很輕鬆,但當家人,愛人與被愛,很幸福。

「盡職」的好客人

仔細算算,我來信友堂26年了。頭9年像是客人,或者說是常客,因為每週都報到。每個主日不缺席,認真敬拜、聽講、奉獻。在那9年中,因著主日講台信息的餵養,使我更認識和信靠神,與神維持緊密的關係。

作者:慕義

客人有什麼特色?客人,可以不滿意就不再來。客人,也可以不滿意繼續來,因為不必與人接觸,所以無須忍耐寬容,也不會憤怒受傷,所以你能留下來,但不是因為愛。
那9年裡,我只參加主日崇拜,沒參加團契或服事,在教會不認識任何人,最多是與接待同工點頭微笑。我就這樣自以為瀟灑地過了9年。當客人很輕鬆,但輕鬆,從來不是神呼召門徒要過的生活。感謝主,沒任憑我如此自大狹隘地終老。2007年,我退休離開職場,終於在來到信友堂多年後,參加了第一個團契,我參加了婦女查經團契。

靠祂聯絡得合式

加入團契像什麼?有了團契與小組,像是在教會有了家人。彼此扶持,互相關心,分享信仰,生活的喜憂。對於人生中已經有著許多好友的我來說,很驚奇地發現,有著相同信仰的肢體之間,那種情誼的深度,與其他朋友的感情極不相同,也許因為連結我們的是神自己。加入團契,很自然地開始服事,也因著服事,更體會到自己是教會這個家的一份子。
在我們自己的家庭,家人之間也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,或有誤會,或說話不小心傷人,在小組肢體間,也難以避免。但你不會因為這些事情,就離棄你的家人,我也不會因此就動念想要離開小組或團契,或服事的崗位。神的心意,也是讓我們在信徒群體中,操練忍耐、溫柔、和睦及謙卑。

珍愛團契好時光

後來我參加探訪隊,在探訪隊,我們常探望因年邁體衰而不能到教會的長輩。每每聽到他們說,「等我身體好一點」、「等我腰不痛了」、「等我能坐久一點」,他們說「我要再回去團契,我很想念老朋友。」我們會鼓勵他們,希望不久後他們就能回到迦勒團契。但心中明白,有些長輩可能再也不能到教會參加實體崇拜與聚會了。
如果有一天,參加團契成為我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情,那麼,現在的我能不能以感恩且珍惜的態度,參加每一次的聚會?我不知道信友堂的兩千多名會友中,有多少人與曾經的我一樣,是每週認真參加主崇卻尚未參加團契的人?當客人很輕鬆,但當家人,愛人與被愛,很幸福。這是我花了二十多年學到的一件事。

分享 :

上一篇
【我與信友堂的故事】卷首語
下一篇
【我與信友堂的故事】愛在信友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