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徒要照著神分給各人的信心,看自己看得合乎中道,並且每位基督徒同為一個身子的肢體,就當以肢體不同的功用來整全配搭,建立教會。
羅馬書第十二章1-2節:
「所以,弟兄們,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,將身體獻上,當作活祭,是聖潔的,是神所喜悅的;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。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」
相信大多數人對這段經文並不陌生,甚至常常背誦、彼此勉勵。
作者:李湘陵
這是基督信徒因信稱義之後,生命對神應有的回應,也是信徒在這世上建立教會群體的重要基礎。可以看出,在接下來的經文中(羅十二3-8),保羅就是教導信徒要照著神分給各人的信心,看自己看得合乎中道,並且每位基督徒同為一個身子的肢體,就當以肢體不同的功用來整全配搭,建立教會。
本著信心看自己合乎中道、彼此扶持配搭以建立教會,根基就在於能夠捨己、明白神的旨意、要討神的喜悅。
所以,正當我們眾人齊心建堂、建造教會之際,這兩節經文就非常貼切地提醒我們,領受並活出從神而來的信心,以及尋求明白神的心意以回應當前世界的福音使命。
第十二章1節是我們向內活出信心的生命;本節經文指出教會信徒在生命成長與日常生活中,「捨己、獻上自己、當作活祭獻給神」是不可或缺的立志。回想信主當下,就是願意認罪悔改,放下自己(捨己)、將主權交託給神、一生為主而活(當作活祭獻給神)。這也成為基督徒一生不斷學習活出的生命操練,不論在家庭、工作中,在教會團契一起參與聚會與服事中,就常常考驗能不能捨己、能不能放下、能不能將主權交託?尤其面對一生難得機會的建堂,需要擺上更多的參與、禱告與奉獻,就更加考驗捨己的功課,將自己的時間、才幹、金錢單單地獻給神,不是要討人的歡喜,而是只討神的喜悅。保羅說,這是理所當然的。
第十二章2節是我們向外回應世界的展現;基督信徒不是、也不會離群索居,而是進入這個世界,卻不能學了這世界的樣式,以個人喜好與世俗的價值標準來行事為人。相反的,應當明白遵行神的旨意,活出基督信徒生活的見證,傳揚基督福音,討神的喜悅。因此,教會也當察驗所處環境的轉變,更新變化我們的福音策略與方法,以這個世代所能理解與接受的信息,傳揚千古不變的福音真理。尤其面對建堂,硬體的建造固然重要,但我們的目光不能只聚焦在這棟建築物上,而是要不斷尋求明白神善良、純全、可以喜悅的旨意,以這新堂為基礎,在這快速轉換變化的世代,為基督作美好的見證。
建堂需要內聚,需要眾弟兄姊妹緊密連結配搭,讓我們可以更多學習捨己、奉獻,將自己全然擺上,一起建造具有基督生命力的會堂。
建堂為了外展,需要明白何為神所喜悅的旨意,讓我們可以心意更新而變化,將福音使命成為明確清晰的異象,一起建造具有福音行動力的教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