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平安夜,真平安!】休戰、平安

「平安」意味著脫離死亡、傷痕與苦痛;意味著脫離無光、無愛、無希望的黑暗。

一個平安夜晚上,靠近法國邊界處的比利時伊珀爾地區(Ieper),有聖誕樹在戶外立起,上面插著蠟燭,燭火搖曳。遠處隱約人聲響起,低唱著聖誕頌歌。這個場景十分符合聖誕節的氛圍,順著往下揣想,可能還會出現聖誕大餐,人們輕鬆歡樂的笑談與交換禮物。然而,現實並非如此。

作者:趙家瑋

戰爭中的平安夜

聖誕樹矗立之處是戰壕土堆,壕溝外是地穴、炸爛的樹木、殘破軀體交織的地貌。那低吟聖誕歌曲的人聲,出自蹲踞在濕冷、陰暗、氣味濁惡的壕溝中的士兵,這是1914年的12月24日,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,西線戰域充滿了飢寒交迫,渾身顫抖的士兵,他們已經在戰場上打了好幾個月,節日的臨近刺激他們格外想家,想擁抱親人,想跟他們坐在餐桌上吃飯,想親吻自己襁褓中的嬰孩。此時此刻,他們再也無心攻擊。於是,德軍區有人爬出壕溝,大喊著:聖誕節,我不開炮,你不攻擊,停戰一天。
接下來發生的事令人吃驚:德軍和英法士兵雙邊相繼爬出壕溝,小心翼翼,觀望對方意圖,後來他們走進「無人區」(註:交火雙方中間的相隔地帶,佈滿刺狀鐵絲網),開始簡單交流。英國步槍兵J. Reading在寫給妻子的信中這樣陳述:「平安夜當晚輪到我們進駐射擊線……清晨稍早,我們聽見德軍用英語唱歌並大喊:『你們是步槍旅嗎?……有沒有酒?走出來吧!我們中途會見。』」Reading繼續描述:「後來他們向我們走來,我跟其中一些人握手,他們給我們香菸。那天無人射擊,四圍安靜,像一場夢。」
另一名英國士兵John Ferguson回憶道:「那些跟我們聊天笑出聲的人,幾小時之前是我們設法殲滅的敵人!」西部防線不止一處停戰,在法國東北部孚日山脈(Vosges Mountains)的伯恩豪斯汀山上,德國軍人理查.席爾曼(Richard Schirrmann)記述:「當聖誕鈴聲從孚日山脈戰線後方的村莊之間響起⋯⋯一件和平的事難以置信地發生了。德國與法國軍隊自發性地停止戰鬥。他們穿越廢棄的戰壕地溝拜訪彼此,用紅酒、科涅克白蘭地與香菸來交換威斯伐倫的黑麵包、餅乾與火腿。」
還有一處,不知哪裡得來一顆球,大家組成隊伍競賽,像孩子一樣開心地踢球,友好氣氛高漲,球賽持續了幾個小時。這就是史無前例的1914聖誕節休戰(Christmas Truce)。今日,人們可在比利時的伊珀爾找到一座1999年豎立的木製十字架,上面刻寫著:「1914年—與卡其服好友們的聖誕節休戰—儘管(至1999年)相距85年—仍不會被我們遺忘。」

祢是和平君王

休戰如此美好,卻短暫得如夢一般。聖誕節休戰所顯露的不單是士兵對於節期的渴想,更甚者,是對平安的渴望。 「平安」意味著脫離戰場,脫離死亡、傷痕與苦痛;「平安」意味著脫離無光、無愛、無平靜無希望的黑暗狀態。二千年前伯利恆的一家旅店內誕生了一位嬰孩,名叫耶穌,祂正是為世人所渴望的平安而來,祂曾使患病的人痊癒,帶來身體上的平安;祂將鬼從人的身上趕出去,帶來精神上的平安;祂使狂風大浪的湖面歸於平靜,為飽受威脅的人帶來性命的平安;最重要的是祂傳揚天國的福音,告訴人如何成為天國公民,就是悔改並相信祂所說的一切,遵行天父的旨意,從而擁有最真實、永恆的平安。 這世界的國境並不總是和平,而生命即便沒有暫時的威脅,也可能充滿憂慮與驚恐。人們嚮往的不僅是一時的休戰或片刻的和平,而是渴求一個公平公義、無惡侵擾、四境平安、人人良善的國度。這國度已逐漸展開,自耶穌開始,凡接受與跟隨祂的人,都將經歷祂所應許的平安。並且祂將再回到這裡,清理罪惡,使屬於祂治權的國度完全彰顯出來。 那時,人們不需苦盼休戰,因為再也沒有戰爭。平安之道,耶穌基督。

分享 :

上一篇
【平安夜,真平安!】獨生愛子與他的兄弟姊妹們
下一篇
【李漢傑弟兄】化妝的祝福